“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提升百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鼻炎综合防治”“新建ICU床位3000张”……截至1月20日,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已公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下一年各地将在改善民生福祉、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努力。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了20个省(市、自治区)2023年的健康目标。
天津:争取获批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今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加快建设第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等项目,推进部市共建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取获批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100家标准胸痛救治单元。建立药品耗材应急会商保障机制,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区域医共体建设,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深入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提升和慢性病防治等行动。
河北:保健康、防重症《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3年河北将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国家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积极推进分级分类诊疗,加快医疗救治资源扩容和药品储备,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健康服务,强化全人群免疫接种,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支持力度,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山西:提升百县中医药服务能力1月1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出,2023年山西将持续深化医改,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梯度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县级三类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实施百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内蒙古:开展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据《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办好43件民生实事。其中包括,开展低保家庭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对确诊患者当年给予每人1万元救助。建设京蒙合作医院43家,打造紧密型医共体20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旗县二级综合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77个,三级综合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33个,三级中(蒙)医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30个,实现呼包鄂乌四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重点人群覆盖率提高到78%以上。开展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
辽宁:推动建设中医药强省据《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加快医大一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盛京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省级各类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建设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加强中医院智慧化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
吉林: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据《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将救助白内障、血友病、肿瘤、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困难患者1200名以上。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尽快获批,加快推动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向基层延伸。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院校培养。落实中央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稳妥有序实施“乙类乙管”,统筹调度医疗救治资源,加强医疗物资供应保障,有序推进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全力以赴进行重症救治,切实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攻坚行动,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平稳转段,顺利渡过流行期。
上海:推进健康上海建设据《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将深入推进健康上海建设。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快高水平医院“一院多区”建设,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化工作,打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标杆机构。优化医保支付与药品集中采购协同机制。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加快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浙江:新建ICU床位3000张《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浙江将开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ICU床位3000张;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500个;长期护理保险、惠民保参保人数分别达1750万人、2500万人,惠民保赔付率达75%;为130万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110万高危人群筛查大肠癌。
安徽: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明年安徽将,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办医,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规范发展民营医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疾控体系改革。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精心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加强药物和疫苗研发应用,扩容升级医疗资源,提升救治能力,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推进中医药跨学科科技攻关取得突破,推动“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成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
福建:打响福建中医药品牌1月20日,《福建省政府报告》指出,加快健康福建建设。着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水平,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把更多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继续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接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三个一批”项目,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着力加快“三医一张网”建设,加强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优化双向诊疗协同服务。着力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医改,加强闽派中医药特色方药挖掘、特色技术传承,培育壮大中医药特色专科,打响福建中医药品牌。着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广东:建设全国医疗卫生高地《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健康广东建设。加快创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建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提速扩面,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建设全国医疗卫生高地,谋划打造成规模、上水平的综合性医疗基地,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中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推进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粤港澳医疗合作项目建设,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有效增加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完善妇幼健康、职业健康、老龄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广西:推动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大程度扩容和下沉,加强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引进,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深化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加大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力度。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建设3个国家级和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国家(广西)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支持上思县建设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
海南:建设黎医苗药体验区《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健康海南行动暨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80岁。开工建设省老年医疗中心一期、博鳌研究型医院二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建成省公共卫生中心、省妇产科医院,加快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全球“全健康”海南示范项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现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整合到位、正常运转。从软硬件、标准化方面系统谋划全省村级卫生室建设,弥补基层卫生短板。全省推广“2+3”健康服务包。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黎医苗药体验区项目。
重庆:争创国家医学中心今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下一年重庆将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两群”地区创建三级医院。深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开展健康县区建设,深化医务人员“县聘乡用”改革。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创建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市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推进等级疾控中心和等级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四川:建成10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成10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争创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在重点地区启动实施结核病防治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群众健康。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举办第七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完成100万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
云南: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明年将加快健康云南建设。建好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施“百县工程”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省优、县强、基层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扎实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国家“乙类乙管”总体方案,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稳定。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双提升”工程。
陕西:做大做强“秦药”品牌《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优化新冠病毒感染防治举措,认真落实“乙类乙管”实施方案,扩容提升、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分级接诊救治能力和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水平,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秦药”品牌。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好乡镇(街道)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细化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甘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甘肃将,优化提升医疗服务。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设。推进国家级重点专科、优势学科、疑难病诊治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省市县医院服务水平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慢性病健康管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
青海:加快推进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青海,全方位推进健康青海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传染病监测防控、应急响应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深化“五医”联动改革,加快推进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持续实施青南和环湖支医行动,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医疗资源,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宁夏:县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医疗健康保障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启动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银川市人民医院扩建、中卫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动8家城市医疗集团和14家县域医共体一体化运行,县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年内实现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县域全覆盖,两年内实现三甲医院市级全覆盖。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60%,将贫困患者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平均9000元降低到3000元、年度最高救助金额统一提高到16万元,将低保边缘人口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救助起付标准分别由2万元、3万元降低到3000元、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