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近期将会公布,流程已经走到最后阶段。”近期,一位接近国家卫健与疾控系统人士透露。多个独立信源向“医学界智库”印证了此消息。此时,距离2021年4月28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宣布成立已过去8个月,全国10余万疾控人也等待了8个月。“国家疾控局一成立,改革就已箭在弦上。三定方案敲定之时,也即改革任务基本定型之时,将对行业形成直接、深远的影响。”医疗政策研究者、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说。同样是在巨大的改革呼声之下成立的副部级单位,国家疾控局常被拿来与国家医疗保障局比较。而从挂牌到“三定”,国家医保局只花了3个多月,且在3个多月的“过渡期”里就已高调行事:抗癌药集采和医保准入谈判、医药和医疗行为治理、调查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工作等,在业内频频掀起波澜,俨然等不及三定方案公布就要开始改革的进程。而国家疾控局成立至今,8个多月里,仅与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合发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预算的通知》、新增一位副局长,此外几乎再无任何机构官方动作。为何国家疾控局成立后如此“沉寂”?三定方案为何迟迟不出?改革方案众说纷纭,最终,定下的会是哪个版本?
国家疾控局挂牌仪式。图/央视新闻
漫长等待
“疾控局三定方案什么时候公布?”熟悉这个问题的人不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CDC)某业务部门职员吴畊一个人。从国家疾控局4月底成立起,从上至下,许多CDC的职员去往地方开会或调研时,总会被问起,卫健和疾控部门职员尤其关心。他们耳闻的答案从上半年,改为年中、年底,最新的版本是要保障好冬奥会和两会工作,所以方案可能会在2022年的三、四月才出来。届时,国家疾控局成立将满一年。“但我们不知道领导们还会不会这么有耐心,能够等这么长时间?”吴畊说。2020年初,疫情信息直报系统失灵,CDC不够合理的体制和职能被视为直接原因:体制上,从中央至地方四级是非垂直管理模式、地方CDC需听命于地方政府而非上级CDC;职能上,历来重业务与技术、轻管理与政策,信息发布权与行政权不足。SARS疫情后我国公卫队伍萎缩、地位低下,医防分离等问题也再被提及。疾控体系改革的呼声因而鹊起,至国家疾控局宣布成立时达到高潮。挂牌时,国家疾控局的级别也正式公布:副部级,隶属国家卫健委管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指出,新成立的国家疾控局要高质高效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机构组建工作,强化上级疾控机构对下级疾控机构的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形成从中央到基层领导有力、权威高效的疾控体系。等同于为赋行政权于疾控系统定调。据新华社消息,国家疾控局将负责制订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监督的政策,指导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指导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疾控科研体系建设,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监督等。既有了国家疾控局,疾控中心的人事与业务必定要进行整合、调整。吴畊表示,当时中国CDC许多业务部门几乎已做好接受人事变动的准备,有调出可能性较大的部门职员常开玩笑“我们马上就要出去了”。地方CDC也急切等待方案公布,好尽快确定变革方向,尽量多争取一些缓冲的时间。
2021年8月19日,福建省率先筹建省级疾控局,将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公共卫生监督等相关职责和机构。图/福建日报
一位北京的疾控工作从业者告诉“医学界智库”,基层疾控人员则担忧未来的编制和薪酬待遇等,聚在一起时常讨论相关话题。挂牌后,国家疾控局却近乎沉寂。接近CDC人士喻钊向“医学界智库”透露,局部较为严重的疫情不断是一大原因,“各种推迟,如果因为什么变动而影响大家抗疫的积极性,那是得不偿失的。”他同时表示,三定方案迟迟未出的另一大原因是“要梳理一些关系”,“当时大家都设想得比较好,就觉得很自然。”喻钊说,指的是要将国家疾控局建设成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样,虽向国家卫健委汇报,但有较为独立的行政权。“但后来发现,还是有一些利益关系要处理。”
中国CDC官网“组织机构”页面截图。
即便CDC所有业务部门全部顺利归到国家疾控局,未来与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的协作也是一个问题。目前,CDC、国家卫健委内设机构疾控局和老龄健康司、妇幼健康司、基层卫生健康司等都是国家卫健委下属的单位,在慢性病防控等业务上联系紧密,CDC还为其他几个司局提供了重要的人员和技术支持。一旦疾控局相对独立出去,和卫健委分了家,其他几个司局再想争取这种支持,或是疾控局需要相关协助,流程就会变得繁琐起来。“可能在委里办公室就是对门的,司局级或者处级干部直接沟通就可以”,喻钊说,“分家后,有可能办公室还是只隔着几米,但文件就需要两边的部、司、处逐级批复,才能向对方单位申请支持。原来一天能解决的事情,之后可能就要更长的时间去走流程。”喻钊表示,其他利益关系,还有CDC的级别问题:其现为国家卫健委(正部级)的直属事业单位,国家疾控局成立后若将中国CDC纳入,那么它将会由直属于正部级的单位变为直属于副部级,整体下降半级;以及CDC下非法人专业技术机构归属到疾控局后的编制问题、国家卫健委保留CDC下非传染病业务的倾向等。“没有压倒性的共识出现,几方各执一词。”喻钊认为,这是疾控局三定方案迟迟未定的一个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仲崇明认为,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的相对胜利,为疾控系统在国际上“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但同时我国疾控系统不强、公卫服务不大仍是不争的事实,迫切需要改革和建设。我国在政府机构整体缩编背景下成立国家疾控局,首要任务是做好新冠疫情的防控,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更体现专业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而后便是慢性病防控、精神心理卫生等健康业务的发展,体现未来我国公卫发展的纵深性、效率性和负责性。“国家疾控局的三定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健康中国’战略将如何落到实处。”仲崇明表示,改革任务的迫切性和重大性,外部的深厚期待,使三定方案确定进程十分谨慎。在医防协同原则下,慢性病防治等业务必然由疾控系统发挥更强作用,压力、阻力与动力同在。另一方面,仲崇明认为,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还需回应一些疾控系统的痼疾,如人员队伍建设不稳定、待遇差,以及公卫服务在现实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带金销售风险等。“主要是待遇能不能改善?我们抗疫任务也很重,但是薪酬在同级别医疗系统中是最低的,相同职称同时进入系统,待遇大概只有其他系统的三分之一。”云南边境的一位县级疾控中心公卫医师对“医学界智库”表示,“改善待遇,其他身份、地位这些都无所谓了。”在疾控局成立后、“三定”前,也有疾控人等不及改革正式启程,选择离开。内蒙古某旗疾控中心的检验医师告诉“医学界智库”,公卫在卫健系统里本就是冷门,检验科更是其中“冷门的冷门”,但其工作对疫情的防控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新冠疫情流行的这两年检验科工作量暴涨,员工却未见增加,信息登记的电子化、自动化程度几近于零,疫情一来每天就只能睡2-3个小时。又因为编制问题得不到解决、待遇低,年底,科里两个最能干的同事辞职了。
元旦前夕,中国CDC主任高福慰问北京新冠疫情防控一线专班工作人员。图/中国CDC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畊、喻钊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