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第13个“世界卒中日”。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脑梗,卒中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发现和救治,将留下严重的终身残疾。
随着我国防治水平的提高,这种病患病一年的死亡率,已经比10年前下降了10倍,但其病死率之高,依然值得警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可不再是所谓的“老年病”,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28岁男子突发脑梗 血管老化像五六十岁
这个月初,IT从业者小王突然出现了右手无法动弹、口齿不清的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南京鼓楼医院后,经检查发现,小王患上的是急性脑梗死。医生为小王进行了紧急手术,将堵塞的脑血管进行疏通。而经历了这一切的小王,今年只有28岁。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罗云:这个血管从大脑发出以后,到M1段以后是一个明显的狭窄,这样的狭窄,理论上多见于中老年人。
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小王的血管缺乏弹性,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五、六十岁以上老人才会出现的。医生分析,这跟他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罗云:做IT(行业)的,经常一顿不吃,甚至几顿不吃,到下一顿的时候吃很多很多,经常会起早贪黑。
中国卒中学会: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
卒中也就是中风,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为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中国卒中学会数据显示: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专家指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等因素,中国居民平均63岁到65岁就会发生卒中,而在西方国家则是73岁到75岁发病。除了年轻化之外,中国居民的发病率也在提升,目前我国男性发病率全球排名第3位,女性排名第2位。
中风发作一分钟,相当于大脑“失去”约190万个细胞。如果中风一小时,就相当于大脑的年龄“老了”三年半。在这其中,早发现的作用不容忽视。
出现这些症状 尽快去就诊!
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 缪中荣:稳就代表着送到一个,有条件的医院里面进行治疗,医院一定要有合理的,非常快速的绿色通道,另外必须要有整个取栓的团队,还有就是有很好的术后的重症监护室,这样才能使病人有一个非常好的疗效,达到一个最佳的治疗目标。
3年3000家医院 建立1小时急救圈
目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1小时急救圈,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送达具备溶栓取栓技术的医院,并覆盖周边足够人群。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王拥军:从发病到24小时之内,理论上医生都有80%的机会帮你重新打开血管,希望用三年的时间,让这3000家医院所覆盖的地区,都能达到一小时急救圈,这样一个救治水平。
及早预防 如何自测脑卒中风险?
专家认为,卒中预防比治疗重要。80%以上的卒中是可以通过危险因素的控制来实现早期预防的。个人可以根据年龄、身高体重、既往疾病等19项因素,测评患上脑卒中的风险。其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等,都是危险因素。
比如说:吸烟的人卒中风险会增加0.13%、每天饮酒超过10g,卒中风险会再增加0.13%;而每周的体育锻炼要是达不到2.5个小时,则卒中风险会再增加0.1%。
美国卒中死亡率100年来下降的经验表明,除了坚持合理锻炼,还需定期到医院检查有效控制血压,并坚持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方式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