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IBM打算出售Watson Health部门了。
这也就意味着,IBM布局十年的AI医疗之路就此终结!
而此次出售,也跟此前IBM一系列剥离、分拆的操作如出一辙,都是为了精简公司业务,更加专注于云计算领域。
Watson Health部门,是IBM布局AI医疗的窗口,主要利用AI帮助医院,保险公司和制药商管理数据、辅助诊断。
但成立6年,年收入才为10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2%以下,至今尚未获得盈利。而这个部门之前光是收购就花了40多亿美元。
这也难怪IBM想着要出售了。
再加上因为云计算,它的竞争对手——微软和亚马逊估值已经飙升了十倍以上了。
那么这个曾被称为AI医疗坚定的“长跑者”,接下来将如何走,仍然不得而知。
随后,蓝色巨人IBM就在AI医疗上押上了重注。Watson获得冠军第二天即宣布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未来要让Watson成为一名AI医生,还承诺在未来18-24个月的时间里推出首批医疗健康产品。2013年2月,IBM宣布Watson第一个商业应用,将与WellPoint(现为Anthem)合作,用于纽约市一家癌症中心的肺癌治疗中的使用管理决策。
由此,IBM将研究重心聚焦在了肿瘤治疗这一块。2015年,IBM 成立了专门的部门——Watson Health。当时,IBM的前CEO 罗睿兰(Virginia Rometty)还把 Watson Health 称之为公司的“登月计划”,可见IBM布局医疗的决心。2016年,成立仅两年的 Watson Health,员工规模已经达到一万多人。但从一系列合作来看,依然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其中,就有一个与MD安德癌症中心推出的试点计划,目的是“根除癌症的使命”,在花费了6200万美元之后,因未达预期而终止。据2019年,IEEE Spectrum统计,从2011年开始,IBM Watson与其他机构合作的25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仅有5个合作项目推出了AI医疗产品。
除了合作,Watson Health还有一种思路,那就是收购,金额还不小。比较有名的品牌有Merge Healthcare,它可以分析乳房X线照片和MRI,收购金额近10亿美元。ePhytel,可协助患者沟通,IBM为此支付了约2.3亿美元。还有用来分析复杂医疗数据的Truven Health Analytics,收购金额则是达到了26亿美元。但内部人士表示,收购的公司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IBM的Watson Health部门出来的产品与曾经设想的AI医生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可以执行某些日常任务的AI助手,但实际上并未参与医学诊断过程。
结果自然是不太理想,Watson无法从医疗文献中新的病历事件提取出自己的见解,研究人员还发现,它也无法像预期的那样从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中挖掘信息。
研究人员意识到,Watson无法将新患者与之前发现隐藏模式的癌症患者进行比较。IBM本来希望AI能够模仿他们的专家肿瘤学家的能力,利用之前的结果和经验,为新患者制定治疗策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教授Herbert Chase曾与IBM展开合作,希望Watson能成为一种“临床诊断支持”工具,他们一起研究了一种诊断工具的原型。但是双方从2014年分道扬镳,原因是Chase教授对Watson进展缓慢感到失望。除此之外,Watson自己也曾犯下过不小的错误。2018年,Watson被曝出给患者开错了药物,严重的话可能会致人死亡。而这一药物已被全球超过230家医院使用,其中包括北大肿瘤医院、宣武医院等67家中国医院,分布在22个省份。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IBM Watson Health事业部副总裁Alok Gupta还放着偌大的PPT介绍,他们已经六大领域都有涉足。
当时,这一部门被人们评为AI医疗坚定的“长跑者”。如今却面临出售的命运,也是令人唏嘘。
参考链接:
https://www.ibm.com/watson/cn-zh/health/news/ai.html
https://mp.weixin.qq.com/s/goAv3mY4lGW1FSMZ34mMR
https://mp.weixin.qq.com/s/V7V9HYzjfDOvnneHOQSl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