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医疗机构被查处,复工复诊,这些行为都是“雷区”!-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投入了大量的医疗力量和医疗资源,正常的医疗服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月中旬以来,主管部门下发了若干个文件,要求各地要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的要求,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来差异化地恢复医疗服务。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医疗服务,包括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全面保障门急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高风险地区,一方面要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患者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郭燕红指出,目前,全国总体的医疗服务量,较2019年同期,恢复至正常情况的60%左右。武汉地区也正在推进医疗机构恢复正常医疗服务,修复正常的医疗服务体系,保障好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需求。近日,随着医疗机构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秩序,确保新冠肺炎时期医疗安全,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健康局针对辖区内各类医疗乱象,重拳出击,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检查行动。据统计,疫情期间,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415间,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08份;评估70间,通过50间;受理并查处非法行医类群众投诉9宗;立案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案件17宗,罚款金额35000元。事实上,除了海珠区以外,近期,全国各省不少市县地区都对复诊医疗机构开展了一系列较具规模的乱象督查行动。而在这些督查行动中,不少民营医疗机构“中枪”,轻则停业整改再复工,重则行政处罚吊销执照。不仅如此,一些疫情期间,多发生于基层个体诊所的“涉及疫情防控非法行医案例”也被先后曝光。数家医疗机构被查处,复工复诊,这些行为都是“雷区”!

1.防控不当,未建立紧急预案,预检分诊不规范;就在上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卫生监督所“喊停”了4家准备复工的民营口腔诊所。据通报显示,这4家诊所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防控不力”行为,其中,“未完善疫情防控紧急预案”和“预检分诊不规范”均有3家被检查出来。


2.擅自开诊,扎堆接诊;
3月18日,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一则公开信息,昭化区一家诊所医生刘某某在有序复诊期间,未经区卫健局评估擅自开展静脉输注给药服务,现场查见该诊所“新冠肺炎”门诊登记薄记录不全,部分无体温、无身份证号码、无联系电话登记,且存在“扎推”就诊的情况。当地执法部门责令其立即停诊整改,并对其给予罚款1.6万的行政处罚


国家复工文件显示,诊疗期间,维持患者就诊秩序,应严格遵守“一医一患一室”要求,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风险,诊室及治疗室应当做到通风良好,必要情况下,可采取预约看诊。

3.无证行医疫情爆发,同时也爆出了“李跃华”这个“神医”的无证行医,早在国家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明文规定:2020年无证行医将被取缔,列入非法行医,并纳入刑法。近日,天津和山东等地又发现并公布了疫情期间多家医疗机构“违规执业”或个人“无证行医”的典型案例。天津市曝光的医疗机构中,天津和平华侨医院因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被处罚;天津滨海新区义禾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第一诊所因存在未按照规定填写病历资料、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使用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处罚……新冠病毒的可怕,想必不用过多赘述。目前,因为疫情缓解,各地诊所、医院都已经开始复工,但是越是到关键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不到疫情结束,决不松懈!扩展注意!根据多地关于医疗机构复诊提出的相关要求,复诊医疗机构需注意以下三点:

1.不得接诊以下患者《通知》强调,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各诊所、门诊部、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①不得接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②不得接诊健康码为红、黄码的患者;②不得接诊有14天内境外或国内重点地区旅居史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对于此类患者要做好登记,及时报告有关健康部门,转至定点发热门诊医院就诊。

2.口腔机构部分诊疗继续暂停《通知》表示,对口腔医疗服务,各地组织专家进行院感风险评估,按照不同院感风险精准分类,确定有效防控措施,逐步推进口腔科诊疗服务,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原则上不开展牙周超声洁治(洗牙),牙齿种植植入手术和冠桥等牙体预备得等操作时间较长、气溶胶产生较多的口腔择期手术和治疗。

3.耳鼻喉、眼、医美等诊疗服务参照诊所、门诊部、村卫生室管理要求,依据五色图逐步有序恢复诊疗。高风险地区,继续停诊。中、较低风险地区需要提出复工申请,经过实地验收和防疫考核后方可开诊。低风险地区,做好防护,经过防疫考核后可恢复诊疗。

上一篇:废弃口罩去哪了?医疗废物大涨 紧急扩大处理产能
下一篇:8位院士的8个正确决定,成功扭转疫情!

Copyright © 2012-2016. KangSof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36号康软科技